一直以来可靠的线上炒股配资,“慰安妇”都是一个人们不愿意提起的话题。
因为那段时光,太过残忍,我们根本不敢去想,她们当时是怎么熬过来的。
今天要讲的,就是一个幸存下来的慰安妇的故事。
她当年偷偷逃出了那里,后来却生下日军的孩子。
但阴影却伴随他们一生,那个孩子甚至说:“等母亲去世就喝农药(自杀)。”
他们母子二人到底经历了什么?
—— · 绝望 · ——
1944年,是韦绍兰漫长的一生中最不堪回首的一年。
这一年,只存在于别人口中的日本鬼子打到了她的家乡,而她在一次逃跑的过程中不幸被抓到。
日本人拿着明晃晃的刺刀对着她,把她连同背上年仅一岁的女儿一起丢到了马岭镇慰安所。
在此之前,村子里就流传着日本鬼子没有人性的说法,他们见到男人就杀,见到女人就掳。
至于掳去做什么,大家都心知肚明。
所以当韦绍兰见到满满一屋子被摧残的不成样子的女同胞们,当下就明白了,自己未来面对的会是什么样的处境。
那一刻,她想到了死,可是她转念一想,自己死不足惜,背上嗷嗷待哺的女儿怎么办,她还能有命逃出去吗?
为了女儿能活下来,她最终不得不接受了如此屈辱的对待。
对于那个屋子里所有的中国人来说,每一天都像是生活在炼狱里,屋门一响她们就开始颤栗,活的生不如死。
但即使是这样,她们还是抱着一定要活下来的心理,因为她们不仅是自己,还是母亲,是女儿。
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,韦绍兰捱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白天黑夜。
在度日如年的日子里,她从未放弃过逃跑。
三个月之后,她终于找到了机会,背着女儿逃了出来。
她凭着记忆一路往家的方向跑,一路上不敢停下休息一刻钟,生怕自己再被抓走。
韦绍兰没想到的是,自己回家之后的日子,竟是那么的难过。
—— · 难过 · ——
丈夫看着屋门外背着女儿逃亡回来的韦绍兰,脸上没有一丝的欣喜,满脸都写着“你为什么不是死了”。
他甚至对妻子没有一句安慰,而是冷冰冰的问她“你为什么还回来”。
这句话无疑给韦绍兰泼了一盆冷水,她站在门外,背着嗷嗷大哭的女儿,进也不是退也不是,眼睛里蓄满了泪水,却不敢流下来。
好在婆婆从屋里走了出来,她看见儿媳的样子,当下就明白发生了什么,她没有怪韦绍兰也没有嫌弃她,而是拉着她进了屋子还安慰她说“孩子,这不是你的错”。
往后的几十年,每当韦绍兰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都是这句话在支撑着她。
然而,虽然婆婆不嫌弃她,但毕竟跟她过日子的是丈夫。
丈夫心里这个坎一直都过不去,动不动就对她非打即骂,看见她就没来由的发火。
久而久之,村子里的人也都知道了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,不管她走到哪里,都对她指指点点的。
后来的韦绍兰形容这段日子说“眼泪都是往心里流的”。
她唯一坚持下去的理由就是女儿,她不忍心把女儿一个人留在这个世上,想着等女儿长大了自己就一了百了。
可是就连这么一点小小的念想,老天爷都给剥夺了。
从鬼子窝里跑出来没有多久,女儿就生了一场大病,她抱着孩子四处求医却始终不见好转。
走投无路的她甚至带着孩子去拜佛求菩萨,可是最终,女儿还是离开了她。
更让她感到痛苦的是,女儿走了之后,她发现自己竟然怀了日本鬼子的孩子。
那一刻,她觉得自己没有活着的必要了。
—— · 选择 · ——
在女儿离开的几天后,韦绍兰也喝了农药。
然而,就在她觉得自己快要解脱了的时候,她却又醒了过来。
大约是农药放过期了,失了药效。鬼门关走了一遭,她好像已经死了一回了。
婆婆劝她,不然就把孩子生下来吧,不管那群畜牲做了什么,这个生命是无辜的。
她摸着已经隆起的小腹,突然就想起了女儿。
婆婆说的对,不管这个孩子是谁的,他都是自己的孩子,就这样,韦绍兰把这个孩子生了下来,并取名罗善学。
罗善学的童年是凄惨的,村子里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世,看见他都是恶语相向,连带着那些小孩子也一样。
他们经常找他玩儿“打日本人”的游戏,而他就是那个被打的日本人。
小伙伴们往他身上丢石子,拿棍子打他,用唾沫吐他,他很难过,明明做错事情的不是自己,为什么要他来承受这一切。
所以小时候有一段时间,他对母亲充满了恨,他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上,让他成了千人骂万人嫌的存在。
包括父亲,也不喜欢他,看见他非打即骂,尽管他在这个家里做的活儿是最多的,吃的饭是最少的,他还是不受待见。
后来,韦绍兰又给丈夫生下了一个儿子,连带着弟弟也欺负罗善学。
并且不止一次的咒骂他:为什么还不去死?
这样的痛,除了母亲没有人能懂。
随着他渐渐长大,也明白了母亲的身不由己,因为她也是一个受害者,她没有选择。
—— · 请愿 · ——
2007年,调查记录慰安妇事件的苏智良来到了罗善学的家里。
彼时,这个家里只剩下了他和母亲韦绍兰两个人相依为命。
因为他的身世,没有人愿意嫁给他,他打了一辈子的光棍。
他对苏智良说“等我妈走后,我要是身体不好的话,就直接喝农药死了算了”。
从来到这个世上,除了母亲,他从未感受过一丝的温情,对这个世界没有留恋,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
韦绍兰听见儿子的话,苦笑着说“这世界这么好,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”。
她是坚强的,这话不知道是对自己说,还是在劝儿子。
这段话后来也在郭柯导演的纪录片《三十二》中有所呈现,这个有关于慰安妇的纪录片,让无数国人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创伤。
可悲的是,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,只有作为受害者的我们一直在记录回忆。
而作为加害者的日本,却拒绝学习,甚至不敢承认。
他们厚颜无耻的说,这段历史是虚构的,他们从来没有过“绑架和暴力侵犯中国妇女”的行为。
为了让全世界看到他们惨绝人寰的行径,也为了给自己还有千千万万个,像自己一样被暴力摧残的中国女性讨个说法。
2010年12月,韦绍兰带着儿子罗善学去了日本的“女性国际战犯法庭”10周年的活动,诉说了自己的遭遇,递交了“请愿状”。
希望日本政府能为自己当时的行径认罪并道歉。
但遗憾的是,他们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。
2019年5月5日,韦绍兰老人去世,享年99岁。
曾经对生活失去了希望的罗善学,被母亲的坚强感染,没有消极的放弃自己的生命。
直到4年后的12月7日,他也离开了。
在他走之前,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带给他的为数不多的温暖。
遗憾的是,直到他们生命的最后,都没有听见那句道歉。
而那段屈辱悲怆的历史,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!
参考信源: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线上白银配资_专业配资开户_国内配资官网观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