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导体芯片、光刻机、光伏、锂电池等方向领涨武汉配资炒股。
此外,近日,太蓝新能源、长安汽车联合发布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,实现极片复合固态电解质层隔膜功能替代,离子电导率大于1.5mS/cm。按照规划,无隔膜全固态电池将于2025年实现原型验证体系开发;2026年小批量生产持续验证;2027年批量生产、示范应用。
【小亚细亚杂事】
影响深远的“轴心时代”一说,是德国哲学家卡尔·雅斯贝尔斯在其《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》一书中提出的,这不是一本历史或历史学的书,而是一本历史哲学著作。那么什么是历史哲学?
中国人对历史常常有很深的误解。譬如我们会很顺嘴就念叨一句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”,这差不多是中国人最主要的历史观之一,是中国人看待历史的最常见的路数。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”加上王朝循环论,大概就是中国人最大众化的历史哲学。
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,历史是什么?司马迁当然是历史,三皇五帝也是历史,二十四史更是历史。但三皇五帝大多是传说,二十四史是官修史,是否能在现代史学的意义上被直接视为历史,并不像乍看上去那么确定无疑。普通大众心目中的历史,无非是《三国演义》《水浒传》,就是上下五千年,讲历史故事。
而历史哲学,就是要对通常所认为的、通俗化的历史理解进行反思。在历史哲学看来,历史故事远远称不上历史,那么什么是历史?
历史与记忆有关,但历史不是个人的记忆——个人的记忆只能称为“记忆”,不能称之为“历史”。历史显然是集体记忆,是一个共同体对自身发展历程的记忆。但是集体记忆怎么可能?从个体记忆扩展到集体记忆,似乎想当然地没什么问题,但我还是提请大家想一下这个问题:集体记忆如何可能?
因为每个人的记忆都是很不一样的,而且每个人的记忆都是内在的,都是在个人意识中呈现出来的“表象”。那么每个人内在的记忆,怎么融合成一种集体记忆?我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和你对一件事情的看法,可能是很不一样的,这也意味着将来关于这件事情的记忆也很不一样,那么它们怎么融合成一套基本通行的历史话语?
所以“历史”这个词所意味的,当然不是纯粹历史事件的堆砌,而是意味着集体记忆中的冲突——集体记忆中包含着大量个体记忆之间的冲突。萨特说“他人即地狱”,任何另一个人,其记忆对你来说都是地狱一般全然另类的存在。所以历史或者说集体记忆,天生就是在寻求一种“主体间性”,也就同时意味着冲破个体意识的闭环——在集体记忆的形成过程中,个体记忆的闭环在不断地被打破,个体记忆与其他个体记忆、个体记忆与形成中的集体记忆之间,不断地在产生交互作用,不断地发生冲突,然后反过来修正你的个体记忆,你要做很多的调解工作,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
历史通过他人意识和记忆的突入,说明了一个事实,即所谓个人意识的闭环(就像希拉里·普特南著名的思想实验“缸中之脑”所形象地呈现的),只是试图关闭起来,但它从来没能真正完成这个关闭,将来也不可能完成。比如看《黑客帝国》或《终结者》这样的科幻电影,甚至像《星球大战》或《阿凡达》这样更通俗的科幻片,无论怎样从技术、制度或是意识形态上企图进行强有力的控制,甚至《黑客帝国》那种洗脑式的全控制,总有别的东西、异质的东西会突入进来,瓦解这种控制,打破这一闭环。所以在好莱坞的科幻片中,总有一种叫“反抗军”的存在,就隐喻了这样一种系统、闭环无法彻底消化掉的突入进来的东西。
历史,正是从他人的角度,从冲突的个体记忆的角度,强调了个体意识的闭环所不能彻底消化掉的东西——可以部分消化,但无法最终消化掉,总有“剩余”。
而轴心时代的“思想爆炸”,正是建立在这种强烈的、极其多元的冲突基础上,无论是中国的春秋战国、印度的邦国林立、希腊诸殖民地的商业扩张、伊朗-波斯掌控东西贸易咽喉的努力,还是犹太人的四处迁徙,都在大量的碰撞、刺激和融合中,逐渐酝酿出了对这个世界极具原创性的思考。
《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》
[德]卡尔·雅斯贝尔斯 著
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8月版
举报 文章作者菲戈
经济人的人文素养阅读 相关阅读 畅销半个世纪的《全球通史》再版,为什么要从月球上看历史“从月球上看历史”,这也是王皖强认为的,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历史学界最大的贡献,他颠覆了传统的西方中心论,从更加宽广浩瀚的视野去看人类世界的漫长历史。
47 昨天 19:53 策划“占领华尔街”运动后,他写了本书批判《人类简史》在《人类新史》中,两位作者指出了赫拉利玩弄的语言游戏。
140 11-01 09:34 古地图背后的历史:亚洲是现代性源头之一,更是重要推动者在《制造亚洲》中,宋念申用了100多张古地图,从全球史视角出发,以地图上的“亚洲”为切入点,展示了东西方寻觅与互动、征服与抗争中,亚洲这个概念如何被制造出来的“政治行为”,以及对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。
102 10-25 11:49 17岁远行的马可·波罗,好奇心将他带向更大的世界《第一次遇见马可·波罗》以轻松愉快、设身处地的方式,回顾了马可·波罗波澜壮阔的一生。
125 10-18 10:51 马可·波罗到过中国吗?写好通俗历史需要学者换换思路怎样写历史书籍更有趣?写好读的历史著作会不会给学者带来更大的挑战?马晓林对此有自己的思考武汉配资炒股。
183 10-18 10:51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线上白银配资_专业配资开户_国内配资官网观点